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时间:2025-04-19 13:13:36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这一点特别是在年龄较小的年级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学习《四季童趣》这首歌曲,节奏较难:除了切分节奏,还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我除了采用各种教唱的方法之外,重点放在给学生心理暗示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棒,这么难唱的句子都难不住你们,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能干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

三、音乐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老师会跳舞,言谈举止美观大方;音乐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2

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然而我们以往采用独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处于“应试”的心态下,用一个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估,这样并不能真实的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最近上了一节课,使我感触特别深。那天课前,我在班级的'黑板上写了“演唱会”三个字,这时学生就兴奋了好半天,早早的催促我上课,之后请学生为演唱会做好演唱的准备。后来的活动连平时不爱唱歌的孩子也跃跃欲试,特别是我将表现很出色的孩子名字写在黑板“小歌手”栏目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我想我们经常的举办“演唱会”让学生从课内或课外歌曲中选择一首演唱,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小组表演唱等等。把最好的成绩作为最后评价的结果。这样一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后进生也树立起信心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更好的产生对音乐的学生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3

本课中,我力求把自己对陕北民歌的那份热爱传达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爱听爱唱陕北民歌。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是陕北民歌产生的基础。所以。我用心的准备了这节课。但是当我备课的过程中发现,讲陕北民歌的特点太难了,陕北民歌有两万多首。有信天游,道情,山曲,酸曲,二人台等等。学生不了解陕北,对陕北民歌了解的也很少。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发现,要想让学生认识陕北民歌,热爱陕北民歌就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陕北民歌的.产生基础。这就需要了解陕北的地理特征,了解陕北的民间艺术,了解陕北人的性格特点民俗民风等。

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我设计了欣赏,感受,体验,表现几个环节。同时又给学生搭建了多维的立体的学习空间。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视觉感官,从而调动学生的热爱陕北民歌的情感。为了使学生对所教的内容有自己的体验,因此在教学的第一环节我安排的是让学生感受陕北地区的民俗、风貌、地域特点及民间艺术,感受安塞锣鼓的热烈气氛,体验安塞锣鼓粗犷、豪放的气势和情绪,具体做法是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学生之间的议一议来进行的,虽然从内容的广度深度来说都非常有限,但已经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触感,因此可以说为下一步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铺垫,教学的第二步是让学生模仿一下腰鼓的常用鼓点,最后引入《领唱秧歌》的歌曲教学,并在学生学会后让他们进行了歌伴舞形式的表演。我认为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们对陕北民歌有了一定的了解,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喜欢上了陕北民歌。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4

音乐是一种感官艺术,在音乐课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乐中的“听”的重要功能,同学听多了、耳熟了,自然就会唱了。我上课通常采取几种“听”的'方法:

一、拍节奏法。即让同学和着音乐拍击节奏,这样有利于同学掌握歌曲的节奏。

二、口令法。即在听歌曲时,教师根据乐曲的情绪给予各种口令,让同学和着音乐做举手、踏步、转身等动作,这通常以乐段为单位。

三、闭目法。此法能消除视觉上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使同学全神贯注的倾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旋律优美的歌曲欣赏课。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听”的形式,同学在听时就不会觉得枯燥单调,在和谐、平等、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学会新歌。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5

由于特殊原因没办法在音乐教室中学习。我带着"怎样能使学生在班内上得轻松自在呢?"这个问题走进二(1)班。歌词按照节奏会读之后,刚一打开录音机听范唱,一个孩子听到音乐后就脱口而出:"开始唱戏了!"随后使劲地在"咚咚咚咚呛" ……此处隐藏8024个字……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

因此,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 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3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流传千古的故事,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甘萍的演唱赋予了这个故事新的魅力。最近,上了这堂课,一节课下来,感触颇多。《三个和尚》这首歌曲的难点在于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以及括号中接唱部分的音准、节奏。针对这两个难点,我不想设计太过花哨的教学环节,而是采用简单明了的教学方法,注重实效。

1、一字多音的演唱。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听辨,听一听这个字应该唱几个音,然后引导学生唱一唱谱,接着学生就能准确地把它唱出来。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但效果却不错。

2、接唱部分的'音准节奏。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去掉接唱部分,先学唱括号外的歌词。唱会后,再将括号里的接唱部分加进来,进行听辨比较,结果学生发现括号里的接唱部分跟括号外旋律、歌词都一样,只是多了感叹词,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歌曲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化解和渗透的原则来解决教学难点,选择合适合理的教学切入点,运用模仿、迁移、对比等各种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教师在课前要做精心的准备,对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攻克难关,顺利地完成歌曲的演唱,展现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来。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4

本学期我精心设计了一年级《过新年》音乐综合课,并在一年级(一)班授教。在本课中我有一些小小的感触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过新年》一课是人教版小音第一册第六课,要根据这一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安排《过新年》这一课,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节奏明快的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反复模拟了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别是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初步认识鼓、锣、打击乐器,逐渐熟悉掌握歌曲中出现的锣鼓节奏。

2、能力目标:能以体验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唱歌曲《过新年》,能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3、情感目标: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过年、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表达对新年的愉快心情,能够大胆的进行歌表演。

本课的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句 ,以及出现的锣鼓节奏。

本着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对音乐充满信心和浓厚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将体现在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次评价、课件的每一页界面和课堂的每一处声响中。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5

一直以来,音乐歌曲课被称为副课,特别是个别地方学校更认为音乐歌曲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歌曲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歌曲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歌曲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歌曲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歌曲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歌曲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歌曲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歌曲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歌曲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歌曲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这一点特别是在年龄较小的年级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学习《四季童趣》这首歌曲,节奏较难:除了切分节奏,还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我除了采用各种教唱的方法之外,重点放在给学生心理暗示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棒,这么难唱的句子都难不住你们,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能干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

三、音乐歌曲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歌曲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歌曲老师会跳舞,言谈举止美观大方;音乐歌曲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歌曲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歌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